查看原文
其他

重新发现托勒密:改变世界的古代地图

2017-11-08 梁二平 三联书店三联书情

微信ID:sanlianshutong

『生活需要读书和新知』


地图是人类描绘和概括世界的梦,这之中有宗教的梦,有财富的梦,有探 险的梦,也有侵占的梦。这种梦,先天地糅合着求知的欲望、权力意志和生存竞争。


古希腊地理学家托勒密(Claudius Ptolemaeus)最早以平面来展示地球,让人类有了整体的“世界”认知,其俯瞰世界的角度领先于其他所有国家绘制的地图,也影响了世界航海活动,当之无愧地成为世界地图之父。但随着西罗马灭亡,希腊的理性地理学很快被欧洲教会的神学所取代。古典天文学、地理学的领军力量转到东方,催生了阿拉伯世界的马蒙(Ma’mun)地理学、伊斯塔赫里(Al-Istakhri)的圆形世界地图和回归托勒密制图方法的伊德里西(Al Idrisi)世界地图……


值得一提的是,9世纪初阿拔斯帝国的马蒙王朝建立了“智慧宫”,开启了“百年翻译运动”,使许多古希腊、罗马、波斯的重要著作被译成阿拉伯文。古希腊文的托勒密《地理学》手抄本由此被转译成阿拉伯文,在东方产生了广泛影响。而后,托勒密的《地理学》又借助西方文艺复兴时掀起的“翻译运动”,转而“回归”西方世界。


*文章节选自《谁在地球的另一边:从古代海图看世界》(梁二平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7-8)。文章版权所有,转载请与微信后台联系。



伊德里西世界地图

中世纪时,阿拉伯的“翻译运动”使托勒密的《地理学》产生的广泛的影响,伊德里西这幅世界地图遵循托勒密《地理学》的传统,为西西里国王罗吉尔二世绘制了这幅世界地图。原图大约绘制于1138年,此为1450年左右的抄本


理性回归:重新发现托勒密


文 | 梁二平


必须说明,将公元2世纪地理学大师克劳狄乌斯·托勒密(Claudius Ptolemaeus)放在中世纪之后来讲,并非排序上的错误,而是在漫长的中世纪,受罗马宗教集团神权至上的高压统治,“地平说”与“三分天下”盛行,使托勒密《地理学》湮没了近千年,所以,这里是从它“重见天日”的时间来介绍这位伟大的地理学家及其地理学理论。


首先要弄清的是埃及有两个“托勒密”,他们很容易被张冠李戴。先说一下埃及托勒密王朝。它是古埃及最终失去独立地位的王朝。从托勒密一世起到女王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即埃及艳后),这个王朝统治埃及近300年 37 40784 37 15275 0 0 3622 0 0:00:11 0:00:04 0:00:07 3622公元前305-前30年)。这一时期,埃及是全盘“希腊化”的王国。托勒密一世原是马其顿人,曾是马其顿亚历山大国王手下的一员大将,亚历山大死后(公元前323年)他被任命为埃及总督。从公元前305年起,这位总督自称为“托勒密一世”,埃及人也接受了这位侵略者作为埃及法老的继承者。托勒密王朝对埃及的世袭统治,一直到罗马军队在公元前30年征服埃及为止。


托勒密王室中,兄妹或姐弟通婚的很多。男性后代多称“托勒密”,女性多称“克利奥帕特拉”。埃及最后的法老,就是人们熟知的“亡国之君”——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她先后与两个弟弟结婚,并联合执政。后来,她又利用罗马军队首领恺撒赶弟弟下台,自己当了法老,与儿子托勒密十五世——小恺撒一起执政。


现在再来说伟大的天文学、地理学大师克劳狄乌斯·托勒密,他的父母都是希腊人,但他出生在埃及。127年托勒密被送到埃及港口城市亚历山大求学,在世界上藏书最多的亚历山大图书馆,托勒密最终成为了影响世界的天文学、地理学大师。托勒密王朝与学者托勒密相去甚远,但也不是一点关系都没有。埃及艳后的父亲托勒密十二世,与大学问家托勒密是同族,从这里论,大学问家托勒密还是与王室沾亲的人呢。


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的托勒密,一生著有四部重要著作:《天文学大成》《地理学》《天文集》和《光学》。其中,八卷本的《地理学》对世界影响最大。遗憾的是,托勒密的地理学与制图学理论后来受到了罗马教廷神权至上的冲击,“地平说”再度盛行,地图成为神权控制下的宗教读本,失去了真实的样貌。本应广为推进的《地理学》遗产消失了近千年,欧洲地图学在黑暗中徘徊了近千年。


值得一提的是,9世纪初阿拔斯帝国的马蒙王朝建立了“智慧宫”,开启了“百年翻译运动”,使许多古希腊、罗马、波斯的重要著作被译成阿拉伯文。古希腊文的托勒密《地理学》手抄本由此被转译成阿拉伯文。虽然此后的阿拉伯文《地理学》译本也散失了,但它对阿拉伯地理学的影响有目共睹。


托勒密《地理学》不仅是文字论述,还绘制了世界上最早、最科学的世界地图。在托勒密世界地图上,世界不以耶路撒冷为中心,不以麦加为中心,也不以巴格达为中心,托勒密似乎不追求中心的确定,而是更在意世界的东西两极,他认为西极是加那利群岛,东极在赛里斯国,即中国。世界有多宽,决定了商圈有多大,当时世界商圈是以埃及亚历山大港为中心,向地中海和厄立特立亚海(印度洋)东西两边展开的大贸易圈。


托勒密最大的贡献在于让人类对地球有了整体的“世界”认知,其俯瞰世界的角度领先于所有国家绘制的地图,也影响了世界的航海活动,他也当之无愧地成为世界地图之父。


希腊地理学的世界分带地图


庞大的罗马帝国在395 年分裂为东西两部分。476 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其先进的科学也随之衰退。托勒密的《地理学》几乎被遗忘了,希罗多德、埃拉托色尼、斯特拉波这些科学巨匠的论述也不再被视作权威。5世纪的西方世界对希腊地图学已不再感兴趣了,唯有罗马的马克罗比乌斯(Macrobius)写过一部附有地图的著作《〈西庇阿之梦〉评释》,留下了这一时期希腊地理学的一点理性之光。


在430年左右,罗马帝国的官员马克罗比乌斯在古罗马著名政治家和哲学家西塞罗的名作《西庇阿之梦》的基础上,撰写了《〈西庇阿之梦〉评释》。西庇阿是罗马帝国的一位将军。公元前202年他率领罗马军队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将汉尼拔率领的迦太基军队彻底打败,迫使迦太基帝国放弃了北非以外的所有领土,臣服于罗马帝国。《西庇阿之梦》的内容是,西庇阿在马西尼萨国王的盛情款待下疲倦地进入梦乡,他见到了自己的祖父,阿非利加的征服者大西庇阿,大西庇阿对他的未来进行了光辉的预言。随即西庇阿的父亲保罗也出现在梦里。他们为西庇阿解读了宇宙的奥秘。


马克罗比乌斯的“评释”,是对“梦境”的解释。书中加入了古希腊地理学说: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央,日月星辰围绕地球旋转,太阳是地球的8 倍。地球上有四大陆地,其中两大块位于南半球,两大块位于北半球;在南半球,也应当有一个类似于地中海的海湾。这四大块陆地被海洋所分割。由于太阳运行位置不同,地球上出现了不同的气候带。无论是南半球的两块大陆还是北半球的两块大陆,都可以划分为五个气候带,即两个寒带、两个温带、一个热带。寒带和热带都是极端的气候,或者太冷,或者太热,人类根本无法居住,只有温带才适合人类生活。欧洲人所生活、所知道的区域,就位于北半球两块大陆中的一块。在地球上,应当还有三块可供人类居住的区域。马克罗比乌斯在文字“评释”之外,还附加了地图。


世界分带地图

最初的世界分带地图非常简略,两个寒代、两个温带、一个热带,地理信息很少。该抄本大约绘制于9世纪末。


《〈西庇阿之梦〉评释》的原书和原图后来都失传了,现在所见到的是中世纪抄本。大英图书馆藏有一部马克罗比乌斯的《〈西庇阿之梦〉评释》抄本,据推测抄写时间大概在9世纪末。在这部抄本中附有一幅世界分带地图。地图北方朝上,中间是一条笔直的海洋(即热带之所在,但图中没有标出“热带”的名称),它的上下方各有一块陆地。其实,这幅图所表现的只是人类所居住的这一面,地球的另一半(即背面)并没有画出来,那里应当还有两块南北对称的陆地。在这幅地图上接近南北两极的地方,各有一个寒带,并标明是“无法居住的”(Inhabitabilis)。然后是两个温带,南半球的温带,标明是“对面的温带”(Temperata Antetorum);北半球的温带,标明是“我们的温带”(Temperata Nostra),也就是欧亚大陆。在欧亚大陆上,有四大海湾,其中最大的是地中海(没有标出名称),此外就是图中央的红海(Rubrum Mare)、里海(Mare Caspium)和图右边的印度海(Indicam Mare)。地中海上方,画有蘑菇状的亚速海。


罗马人的世界分带地图前期的抄本,保留了以北极星为指引的希腊文化传统,其方位为上北下南。地图上所划分的五个带分别是:北寒带(北极圈)、北温带(北回归线)、热带(赤道)、南温带(南回归线)和南寒带(南极圈)。作者认为,地球上只有北温带适于人居,海洋包围了大块的陆地,并将热带从中分开,人类无法通过。马克罗比乌斯除了给各个气候带命名之外,还标出了红海、印度洋和里海的位置。


1483年出版了木刻印刷版《〈西庇阿之梦〉评释》,此时重新出版的托勒密《地理学》已经出现,所以其中的世界分带地图除了气候带,还加入了新的地理信息。此类地图结合了托勒密的制图传统,将古罗马和古希腊的宇宙学与中世纪的宇宙学连接起来,为地理学的复兴和地理大发现时代拉开了序幕。


世界分带地图

此图是1483 年印刷版《〈西庇阿之梦〉评释》中的世界分带地图,增加了很多新信息。


不断扩展的“托勒密扇子”


9世纪初,阿拔斯帝国的马蒙王朝将“智慧宫”发展成一个学术机构,开启了阿拉伯世界的“百年翻译运动”,使托勒密《地理学》在东方产生了广泛影响,而后,托勒密的《地理学》又借助西方文艺复兴时掀起的“翻译运动”,转而“回归”西方世界。


12世纪,阿拉伯世界已有了托勒密《地理学》的阿拉伯文抄本;13世纪,拜占庭学者将阿拉伯文的《地理学》译成希腊文;14世纪,罗马人又将希腊文《地理学》译成拉丁文;从已知的文献看,当时拉丁文《地理学》里并没附有地图,仅有制作地图的方法和“世界是圆的”理论。但从存世的1406 年拉丁文《地理学》抄本看,已有了地图插图。如这幅克里特岛地图,此图不仅描绘了克里特岛,旁边还列举了克里特岛的坐标系和经纬度。


克里特岛地图

这是1406年《地理学》拉丁文抄本中的插图,此页列举了克里特岛的坐标和经纬度。


1477年第一部《托勒密地图集》印刷版作品出现在罗马,全书69 页,其中 27 页为刻印地图,最初的版本是单色的,1478年的版本现藏那不勒斯大学图书馆,很快也出现了着色版本。此书中第一幅地图为世界地图。在此地图集中,按托勒密投影法,世界地图被画成扇面形,后人将这类地图戏称为“托勒密扇子”。


托勒密世界地图

1477年意大利出版的《托勒密地图集》,书中第一幅地图为世界地图,依据托勒密投影法,世界地图被画成扇面形,后人将这类世界地图称为“托勒密扇子”。


这幅扇面形托勒密世界地图,将图上各层级的纬线圆弧都以悬在北方上空的一个点为中心向南方排列,而经线则呈直线形式向南辐射。在托勒密的地图理论中,世界地图的经度仅为180°(图下方圆弧边注有纬度刻度),纬度所表示的空间仅为北纬63°至南纬16°(图右侧圆弧边注有经度刻度),因为古罗马时代的地理学家所知道的“有人居住的世界”仅在此范围之内。此图左侧,最西边排列7个小岛构成的群岛被标注为“Fortunatar lnsula”(福岛,也译为幸福岛),作为世界的西极—0°经度。后世普遍认为“福岛”指的是加那利群岛(距非洲大陆西岸100多千米的火山岛,现属西班牙)。但“福岛”的位置画得不准确,画到了北回归线以南了,而它的实际位置应在北纬30°左右。“托勒密扇子”对世界的最大贡献,就是让人们通过地图对地球有了整体性的认识。


虽然限于当时的认识,托勒密世界地图只画出了半个地球,而且,按托勒密的错误算法,地中海的长度被夸大了许多,但在15世纪后期到16世纪初期的不断传播中,托勒密世界地图又被不断地加入新的地理知识进行修正。比如,印度以东的信息,已向东延伸到了东亚,甚至远东地区;而向北延伸的部分也大大超出了托勒密的最初边界,斯堪的纳维亚也收入图中;这些信息皆来自人们的最新发现,古典的“扇子”有了“当代”的功能。


托勒密的世界格局


1477年,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出版了有27幅地图的《托勒密地图集》,这个版本中包含了一些最早和最优秀的铜版印刷作品。这些版画最初由德国人康拉德·斯维赫伊姆(Konrad Sweynheym)在罗马制作,他与伙伴阿诺德·潘纳尔兹(Arnold Pannartz)一起,于1465年在萨伯卡创办了意大利第一家出版社。康拉德·斯维赫伊姆在1477年去世,这些版画后来由潘纳尔兹家族完成并出版。


1477年博洛尼亚出版的《托勒密地图集》,每幅地图均印刷在两张单独的对页上,共有27幅地图。首页是世界地图,即前文说过的“托勒密扇子”;而后是10幅欧洲地图:1.英国,2.西班牙,3.法国,4.德国,5.奥地利与匈牙利,6.亚平宁半岛,7.西西里岛与撒丁岛,8.乌克兰与黑海,9.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土耳其,10.希腊半岛;再后是4幅非洲地图:1.摩洛哥、阿尔及利亚,2.利比亚,3.埃及,4.非洲中部和北部;最后是12幅亚洲地图:1.奥斯曼土耳其,2.俄国,3.里海,4.叙利亚与伊拉克,5.波斯,6.阿拉伯半岛和波斯湾,7.中亚西部,8.中亚东部,9.巴基斯坦,10.印度,11.马来半岛,12.锡兰。这些地图除了第一幅世界地图是扇形,其他地图全是梯形。


◎ 欧洲格局


欧洲第一图为英国,把英国排第一,不是因为这个国家重要,而是地图集编排是按托勒密的0°经线为起点,自西向东排,所以,英国地图排在第一位。而后是西班牙、法国、德国、奥地利、匈牙利、意大利……最后是希腊。


亚平宁半岛地图

此图涵盖了整个亚平宁半岛,还有科西嘉岛。原载1477年版《托勒密地图集》。


亚平宁半岛地图:亚平宁半岛位于地中海北部,是南欧洲三大半岛当中的一个,西边是伊比利亚半岛,东边是巴尔干半岛。此图完好地表现了亚平宁半岛的长靴子形象。在“长靴”上,从北到南绘出十分突出的长长山脉,这就是亚平宁山脉,它从西北部阿尔卑斯山脉起,一直延伸至西西里岛西边的埃加迪群岛,总长约1400千米。海中描绘了科西嘉岛,但没有细绘它南边的撒丁岛,因为14世纪萨丁尼亚(撒丁岛)成为西班牙的一部分。由此也可以看出,这部《托勒密地图集》已不完全是公元2世纪的样子,而是综合了当时的地理信息。


希腊半岛地图

此图主要表现的是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科西嘉岛,原载1477年版《托勒密地图集》。


希腊半岛地图:希腊半岛位于巴尔干半岛南部,西临亚得里亚海,东濒黑海,南滨伊奥尼亚海和爱琴海。这个半岛历史悠久,也是托勒密祖先的故土,是古希腊文化发祥地,也是古希腊地理学的发祥地之一。此图是《托勒密地图集》欧洲部分的最后一图。此图的海岸、岛屿和港口绘得十分精确,如伯罗奔尼撒半岛和克里特岛所处纬度,在北纬36°上下,与今天的地图完全吻合。图中其他星罗棋布的小岛屿,也皆有标注,没有一个空白。整个地图画得特别细,地理信息布满了半岛。


◎ 非洲格局


《托勒密地图集》其中有4幅是非洲地图,是欧、亚、非三洲中制图最少的,这4幅非洲地图为:1.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2.利比亚,3.埃及,4.非洲中部和北部。实际上,第4幅非洲中部和北部地图,完全包括了前3幅地图的内容,也可看作非洲总图。但这个所谓的非洲总图,只画出了半个非洲大陆,南部非洲完全没有描绘。


这幅非洲中部和北部地图,基本反映了托勒密《地理学》对非洲的认识。虽然托勒密出生在埃及,并在当时世界上最著名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工作,但他并没有掌握更多的非洲地理信息。


非洲中部和北部地图

此图涵盖了“马格里布”和埃及,还有赤道以南至南纬16°的广大地区。原载1477年版《托勒密地图集》。


此图的左边,也就是非洲西部,在今天的摩洛哥北部海岸做了许多标注。这里的地理“发现”是阿拉伯人完成的。682年阿拉伯人进军到摩洛哥海岸,被大西洋所阻,不能再向西前进,误认为这里是世界最西边的地方,于是把它称为“马格里布”,阿拉伯语意为“日落之地”。后来,“马格里布”泛指埃及以西的北非地区。与西北非洲相比,托勒密非常熟悉东北非洲,也就是埃及。此图对这个文明古国描绘得很详细,尤其是著名的尼罗河,青、白尼罗河两个源头描绘得十分清楚;东非之角也描绘得十分准确。


受当时的条件所限,托勒密对赤道以南的非洲了解甚少,人们认为赤道附近酷热,没有人在那里生活,而更南边的非洲将无限向南伸展,使印度洋处于封闭状态。


托勒密时代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只能描绘出半个非洲大陆,后来,阿拉伯人进入非洲,对非洲的描绘更进了一步,中世纪的阿拉伯人甚至到达了马达加斯加海岸,非洲大陆也被描绘为被海洋环绕的大陆。但真正环绕非洲并描绘完整的非洲大陆,还要等到葡萄牙人迪亚士和达·伽马的大航海探险航行,那时非洲大陆才最终露出真容。


◎ 亚洲格局


《托勒密地图集》中亚洲地图最多,有12幅,由此可见托勒密对亚细亚或者说大航海初期欧洲对亚洲的关注是多么热切。


阿拉伯半岛和波斯湾地图

此图涵盖了阿拉伯半岛。原载1477年版《托勒密地图集》。


阿拉伯半岛和波斯湾地图:此图是第6幅亚洲地图,图中央是阿拉伯半岛,左边是红海,依当时的叫法标注为“Sinus Arabicus”(阿拉伯湾),在红海出口海峡处则标注为“Rvbrv Mare”(红海)。图右上方为波斯湾,下方为印度洋。图中的印度洋、阿拉伯半岛和波斯湾的不同地理特点均十分清晰地显现。



印度地图

此图涵盖了印度半岛。原载1477年版《托勒密地图集》


印度地图:此图是第10幅亚洲地图,涵盖了印度半岛的重要信息。图中央标注出“India Intra Cangem”,但半岛形状有些平缓,没有半岛特征。南部标有“Mare”(大海),图边的纬度标尺标示为北纬12°—20°的半岛纵深,与今天测绘数据北纬12°—23°仅有一点差距,已是难能可贵了。


马来半岛地图

此图涵盖了马来半岛。原载1477年版《托勒密地图集》


马来半岛地图:此图是第11幅亚洲地图。今天的马来半岛上有马来西亚、泰国、缅甸3个国家。缅甸的最南部位于半岛的西北,中部及东北属于泰国的南部,余下的南部又称西马来西亚或马来亚半岛。在这幅古老的地图上,这一地区被描绘成一个马蹄形的半岛。古代西方对东方的财富充满美好想象,对东方海岛一概认为是金岛和银岛,托勒密也是认为马来半岛是个“黄金半岛”。到后来的大航海时代,这里的岛屿一律被画成宝石状,五彩缤纷。


在托勒密的《地理学》中,曾较明确地描绘了世界西极在“福岛”,即加纳利群岛,但对东极的描绘却很模糊,认为最东边是赛里斯国,即古代中国。《托勒密地图集》中亚洲最东边的一幅地图仅绘到马来半岛和中南半岛的泰国湾以及南海西侧的一部分,而且,中南半岛一直向南延伸,与所谓南方大陆相连,使印度洋成为一个封闭的大洋。所谓赛里斯国和“丝国”,在这里仍是语焉不详。西方人“复苏”托勒密地图时,葡萄牙航海家还没有绕过非洲大陆开辟东方航线,也不了解阿拉伯航海家早已掌握的通往中国的航海信息。所以,这一版本中没有补入新的东方地理信息,使这一版本的托勒密《地理学》更具“原生态”意义。



《谁在地球的另一边:从古代海图看世界》

梁二平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7-08

ISBN: 978710858300 定价:100.00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购买)


这是一本关于世界观与世界史的另类解读的书,通过150多幅经典古代海图,描述人类海上交往的历史进程,以及由大航海所带来的大发现;同时,也可以看到由黄金、白银、香料、瓷器、黑奴贸易等引发的大侵略、大移民、大变革。通过各种各样的海洋活动,世界被一步步地认识,并在血雨腥风中形成 了几家欢乐几家愁的格局。这一切都被古代地理学家、航海家、制图家以海洋地图的形式记录了下来。本书搜集的古代海图,确切地说是与海有关的、广义上的古代海图。所选之图以现存最早涉及海洋的古地图为起点,止于19 世纪末。这些记录历史、创造历史的古代海图,构成了一部色彩迷人的另类世界史。



—END—

欢迎点赞分享转发到朋友圈



「近期专题」


三联书讯 | 2017年10月

▲ 点击图片阅读

生命就像我们上空无际的苍天,一样的伟大,一样无穷的深邃。我们只能通过“个人的存在”这细狭的锁眼谛视它;而从这锁眼中我们感觉到的要比看到的更多。——卡夫卡



----

生活需要读书和新知

----

ID:sanlianshutong

▲长按二维码即可订阅

----

▲回复好文,阅读更多专题文章

▲回复听课,了解书店里的大学公开课

▼想读《谁在地球的另一边》,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